2025-04-09来源: 艺术中国 |
近日,当代艺术家贾鸿君在自身创作基础上,运用AI技术,进一步大胆实践多模态艺术(MA,Multimodal Art)创作,开创全感官AI艺术实践探索,引发了艺术界的广泛关注。 多模态艺术(MA)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典型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驱动之下,艺术在创作形式、艺术欣赏、艺术媒介乃至艺术生态等方面的体系化变革,它通过将视觉、听觉、嗅觉、触觉、味觉等全感官体验融合在一起,使艺术呈现更加立体、全面,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感官刺激或媒介。 贾鸿君解释道:“过去我们接触艺术通常是单感官的,比如画展依靠视觉,音乐会依靠听觉,而多模态艺术则将多种感官同时调动起来,让观众整体地感受到艺术的魅力。” 贾鸿君介绍到,“多模态艺术(MA)其实是几年前与我的朋友张建东探讨艺术、科技和版权的相关性问题时,张建东提出来的一个概念,他是一个文化与科技融合领域的专家,也是一个版权专家,我们探讨得很深入,他敏感地捕捉和预言了人工智能对艺术创作和艺术体验、艺术媒介乃至艺术生态带来的深刻变革,给出了MA作了相对完整的定义。当时还一起探讨了未来艺术领域创作平权的可能。” 贾鸿君在过去两年中在原有独特的“符祝”创作体系中再次进行了深度创作。例如他在2022年创作的作品《红尘易逝符》的基础上进行了同一主题的音乐创作,就是这种多模态创作理念的具体实践。这件作品融合了抽象绘画、诗文和音乐元素,视觉上通过抽象符号表达生命短暂与情感珍贵的主题。同时,贾鸿君还创作了纯音乐《红尘易逝》和古风歌曲《红尘易逝呀!》两种版本,以传统乐器如古筝、琵琶、笛子,结合铃音和香气,打造出丰富的跨感官体验。 贾鸿君表示,多模态艺术不仅仅是感官体验的叠加,更是借助AI人工智能、VR虚拟现实、AR增强现实等技术,实现感官体验的高度融合,也是艺术+AI人工智能+版权的新质生产力的一种尝试。此外,多模态艺术鼓励观众积极参与创作过程,实现艺术家的“一度创作”与观众的“二度创作”有机结合,令作品更具丰富性与多样性。 艺术家贾鸿君预测,在AI人工智能的帮助下,“艺术创作平权时代”将会到来。 展望未来,贾鸿君认为,MA将成为艺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。这种艺术形式不仅突破了传统艺术的边界,也丰富了人们对美的定义与体验,推动艺术创作与欣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创作平权时代。他期待与更多同行和大众共同探索、创造,共同催化AI时代艺术家与大众的化学反应。 贾鸿君的这一探索,代表了未来艺术发展的最新可能性,为艺术界带来了新的启发与思考。 贾鸿君还透露他正在积极准备一个多模态艺术个展,带给大众不一样的艺术体验。 责任编辑:王洁 |